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评论 > 正文

为什么每逢乱世,这一类人就会格外受到关注?

时间:2020-04-08 20:33:46    来源:独立调查网    

为什么每逢乱世,这一类人就会格外受到关注?

大漠明月寒

导读:历朝历代,每逢天下大乱之时,都会有一种人格外受到关注,尤其是那些想在乱世中分得一杯羹的有志之士,更会对这类人特别留心,这类人就是号称“学富五车,才高八斗”的隐士,也就是有才华的人,那么乱世之中,为何这类人会如此受重视呢?本文今天深度探讨一下。

在以前的古时候,那些有学问的人,虽然学的东西各不相同,但大都受儒家的学术思想影响比较深,因此骨子里有一种文人特有的骨气,这些有才华的人,所投靠报效的主子,要么是雄才大略乱世豪杰,要么就是爱民如子的仁义之君,只有这两类人,才会是这些所谓才子想要投靠的方向。

如果这个招揽他们的主子是一个无能无德之辈,是一个胸无点墨的小人,那么这些才华之士是极度不乐意投靠的,除非个人的名义原则的士子,或者是这些主子用胁迫的手段等等。

古代的才子之所以神龙见首不见尾,并不是他们想这样,而是通过这种方式,故意给世人一种神秘感,好博得一个大才的美名,也是一种变相的推销自己的方式。

什么是才子?

历史上,“人才”一词出于古老的《易经》“三才之道”,即孔子及孔门弟子的《易传》讲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,广大悉备。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兼三才而两之,故六。六者非它也,三才之道也。”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,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。

此时,各大势力所拥有的人才质量与数量,在根本上决定了这个势力的未来走向,也决定了该势力生存时间的长短。因此,各大势力之主见到了人才简直比亲爹都亲,为了拉拢人才所制定的一些决策,让今天的我们看了都会羡慕不已,今天本文简单探讨一下。

董卓的招人策略---用强用胁迫

如果说,在三国里的野心家里找一个最狠的人,那么,一定非董卓莫属,相应的,董卓争取人才的方式也同样是最毒的,也是最霸道的,用今天的话来总结,就是:你不来可以,但是,我一定会杀你全家。想当初,汉献帝即位时,董卓的权势就达到了巅峰,拥有三项特权“赞拜不名,入朝不趋,剑履上殿”。

翻译过来就是拜见皇帝时不需要自报姓名,上朝时不必小步快跑以示恭敬,进入大殿时更是可以不脱鞋,不解佩剑。这也使得董卓一度膨胀无比,要知道这些待遇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的待遇。虽说,董卓希望把持朝政号令天下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要的是一个安稳的天下,而不是将汉朝推向灭亡。

因此,他上位后大肆提拔门阀士族,剿灭外戚宦官,以图政治清明,恢复国家秩序,重塑中央权威。因此,向来德高望重的蔡邕成了董卓重点邀请的对象。然而,在蔡邕的心目中,董卓无疑是一个邪恶势力代表,是反派代言人,是祸乱朝纲的小人。于是,他不屑于与这种人为伍,果断拒绝了董卓的招揽。

这可惹恼了董卓,他本来就是军伍出身,脾气暴躁,这不,听说蔡邕胆敢拒绝他给的橄榄枝,便直接告诉他:你不来可以,我一定会将抄家灭族。终于,蔡邕还是屈服了。虽然说,他很爱惜自己的羽毛,但是,要说为了这些虚名而葬送自己的家人,却真的不可能。

当然了,作为当世大儒,董卓也没有为难他,赋予了他极大的权柄,也算没有埋没蔡邕的才华。

刘备的招人策略----仁义感化

接下来,我们说说刘备,刘备出身于没落的王族阶级,老是号称中山靖王之后,实际上,到他这一代时,家庭条件已经是相当落魄了,甚至要沦落到织席贩履为生,但是刘备这人志存高远,一心想干出一番大事,只是能力一般,但刘备有一项本领,却使他在三国之争中,最终独霸一方,这项本领就是求取人才的本领。

刘备在通过自己的一番慷慨陈词,表达了一番要救万民与水火之中的宏大愿望之后,成功的招揽到了关羽,张飞,这两个成为了刘备集团的元老功臣,之后刘备开始带着二位兄弟,南征北战,东征西讨了,然而却是屡战屡败,处处碰壁,晃荡了几年,始终一事无成,痛定思痛之下,刘备又开始招揽人才了。

当他听说了诸葛亮的大才以后,以极大的热忱三顾茅庐,最终成功打动了诸葛亮,卧龙隐士大才也终于走出了困龙渊,开始鱼入大海,龙出生天,跟着刘皇叔一起搅动乱世风云了。

曹操的用人策略----绝对的礼贤下士

说完了刘备,我们再说说曹操,曹操可以说是三国军阀里面一个最有本事的人了,而曹操对于人才,尤其是大才隐士的渴望,可谓是达到了极致,曹操曾经在他的《短歌行》中疾呼“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”,一句话把曹操希望四方才俊之士来归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。

在曹操招揽的人才里面,有两个很有特色,第一个就是徐庶,当年曹操派曹仁去新野讨伐刘备,结果被刘备的军事徐庶用计给打败,当曹操直到是徐庶的功劳之后,就想尽办法要徐庶归到自己一方,于是就把徐庶的母亲请到自己的府上,好吃好喝的供着,等着徐庶来降,果不其然,身为孝子的徐庶,最终投靠了曹操。

另一个就是司马懿,司马懿是世家王族,族内贤人名士遍布朝野,而司马懿更是才名远播,因此曹操对司马懿可谓是志在必得,但司马懿因为嫌弃曹操出身宦官之家,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,但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任丞相后,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,司马懿这位隐士最终也没有能一直隐居下去。

人才是建立基业的根本保障

事实上,对于人才的争夺,不论是在古代,还是在现代,都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,因为人才是做事业的根本,不论是乱世,还是太平盛世,小到个人,大到一个集体,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和成就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是,是需要身怀各种技能的人,共同凑到一起,群策群力,一起努力才能做成的。

因此,看了这些古代的主公,也相当于现在的老板们,看到他们的用人招人求贤之心时,身处当下的我们,如果自己想干成一番事业,要么就是让自己变得有才,可以为人所用,要么就是吸纳贤才,来辅助自己,完成自己的梦想。

参考资料:

【《三国演义》、《三国志》】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62931318357882592&wfr=spider&for=pc

编辑:李辉

凡本网注明“XXX(非独立调查网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。

特别关注

评论推荐